St Moritz 聖莫里斯

瑞士給人的印象是世外桃源,靜修勝地。但瑞士還有另一面和大家共享,就是它的虛榮。瑞士因 有中立政策,使之成為避難所;在宗教改革時代庇護基督教教徒免受天主教迫害,在歐洲共和運動期間收留不少皇族人士,又在二次大戰時吸納歐洲猶太人的財富。聖莫里斯 St Moritz 在瑞士恩加丁山谷 Engadin Valley,是世界頂尖旅遊勝地,不少失去國土的富有皇族在此居住,而全世界的富豪都會到此渡假,尤其是在冬季滑雪季節。

聖莫里斯前面有雪山,又有聖莫里斯湖,風水佬可以講好風水講足半日。步入市中心,眼見全是名店,全世界的奢侈品都可以在此找到。究竟世外桃源在何處?最後離開市區,沿著聖莫里斯湖走了一圈。相片現已上載,但沒有拍到名店,希望可以留個好印象。

St Moritz.jpg

聖加倫 St Gallen

瑞士湖光山色,自然風景優美,其歷史並不太為人注意,主因是瑞士為中立國,避免了捲入歐洲政治和宗教紛爭。瑞士行程中最有歷史的地點是聖加倫,其大教堂、修道院和圖書館世界聞名,藏有無數古代文獻。聖加倫在宗教史上有代表性。在城邦時代,修道院是政治中心,而院長就是統治者。在十六世紀初期,市民進行改革,該城信奉基督教,修士被逐,偶像被毀;直至1846年,修道院的小範圍才再被立為天主教教區。請看相片,大部份是教堂和修道院,只有數張是聖加倫舊城。

St Gallen.jpg

The Alps 亞爾卑斯山

山其實有山上和山下。你可能話係人都知亞媽係女人,但山上和山下可以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六月去瑞士遊覽,亞爾卑斯山佔瑞士大部份土地,當然是在山上山下走來走去。海拔很高的山上只有白雪,很少生物,人可以到但見不到神明;而山下就是瑞士人的世界。亞爾卑斯山的相簿已上載,由馬特洪峰開始下山直至青草地。

Istanbul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是土耳其首都,但這個城市歷史非常久遠,是人類文化中心之一。伊斯坦堡的相簿已整理好並上載至網頁,我將相片以年代排列:大市集現仍在使用中、然後是杜馬百卓皇宮 Dolmabahce Palace 有一百年歷史、藍廟 Sultan Ahmed Mosque 建於四百年前、杜柏奇皇宮 Topkapi Palace 有五百年、地下宮殿 Yerebatan Sarayi 超過一千年、聖索菲亞 Hagia Sophia 追源至一千五百年。

導遊說聖索菲亞教堂是建給皇后蘇非亞,我嚇了一大跳。聖索菲亞 Hagia Sophia 原意是神聖的智慧 Holy Wisdom,和蘇非亞女士無關。在它旁邊杜柏奇皇宮內有姊妹教堂聖愛蓮 Hagia Irene,亦和愛蓮小姐無關,其意是神聖的和平 Holy Peace。

聖索菲亞是我去土耳其的主要目的。這所教堂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特徵,如果外星人見到會以為地球有個伊斯蘭基督教;亦可能有人說宗教和諧,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並存於此。其實這是宗教最可怕的一面,千多年來神權當道,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是統治者,各有軍隊,互相殘殺。聖索菲亞易手多次,每次都被破壞又重建。它在近數百年是清真寺,有聖龕和叫拜塔,但一些被破壞的基督教聖像現已被修復。

http://raympoon.playgroundhk.com/photo/istanbul/istanbul.jpg

Hi-Fi Cello

有朋友喜歡聽大提琴,因為鍾情馬友友。我找來一張發燒大提琴唱片,聲稱無敵錄音,原因是用 膽機錄製。技術要求是錄音經膽機將類比信號處理,數碼化後做成CD,最好又用膽機播放。唱片自稱有類比的靈魂,但A/D又D/A轉來轉去,相信靈魂都所餘無幾,不過實在幾好聽。選了三首已上載至Radio Blog

1. Meditation 冥想 — 著名的小提琴曲,由大提琴奏。此曲意境是冥想,但粵語片悲慘片段又用,求婚送花時又用;冥想時想什麼都得,所以可塑性甚高。

2. Sicilienne 西西里舞曲 — 這首歌是長笛的飲歌。我是第一次聽到用大提琴奏,效果非常好。

3. Moses Variations 摩西變奏曲 — 是Paganini寫給小提琴的名曲,全名是羅西尼歌劇「摩西」主題變奏曲。它以大提琴版本演出較多。我非常喜愛這首大提琴音樂,因為由細聽到大,主題十分動聽。此曲幾乎所有大提琴家都會學,因為多個變奏包含各種大提琴技巧,但又並非十分艱深。

土耳其羅馬廢墟

土耳其即是古羅馬帝國亞細亞省,沿著西面愛琴海和南面地中海海岸,有不少羅馬城池的廢墟。 我在加里波利 Gallipoli 渡海進入土耳其亞洲部份向南走,遊覽五個羅馬廢墟: 特洛伊 Troy、巴格門 Pergamon、以弗所 Ephesus、棉花堡希拉波里斯 Hierapolis at Pamukkale 和特摩索斯 Termessos。這些城池在古希臘時代已興起,而在羅馬帝國崩潰後荒廢。

其中巴格門和以弗所,是七堂之二。七堂不是七座教堂,而是七個堂口,在一世紀是七個有基督徒聚居的地方,因爭論教義而紛爭不斷。它們因為在啟示錄 1:11被提及而著名。旅遊資料介紹基督徒參加七堂旅行團,但只會看到破牆碎石。啟示錄預告未來,但想不到七堂的壽命只有幾百年。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但不要期望太高,這裡沒有教堂遺跡,只有希臘羅馬眾神破碎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