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09
鯨魚業
國家地理雜誌早前有一個專題報導,介紹鯨魚的生態,其中有這張照片,展示人和鯨魚共處的情況。龐大的鯨魚身軀和人類細小的身形比較起來顯得格格不入,人在這巨大生物面前變得很渺小。這個近距離拍攝鯨魚的情景只在非常近代才出現。不久之前,鯨魚被認為是凶猛的野生動物,捕捉鯨魚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 但人類是萬物之靈。就算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動物都不敵於人類的科技。現代捕鯨不再是無比敵時代的近身搏鬥,而是機械協助半自動式的予取予攜。這隻日本捕鯨船很輕易就捉到兩條鯨魚。 現時捕捉鯨魚由國際捕鯨委員會監管,設有不少合法途徑可供捕殺鯨魚。除了一些稀有品種之外,各個捕鯨委員會成員國都有捕鯨配額,可以捕捉鯨魚以作商業用途;一些土著居民群體又可以用文化傳統和生計理由捕鯨;而各國亦可用科學研究的藉口捕捉一些鯨魚。但捕鯨配額對以捕鯨為生的行業和群體有很大的影響,格陵蘭就因經濟問題要求提高捕鯨配額,又威脅要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以不再受配額限制。 香港不大流行進食鯨魚肉,而供應亦非常少,但在世界各地,鯨魚業非常蓬勃。我們最常聽到的是日本非法捕鯨,它是最被環保人員針對的捕鯨國家。日本有自己的捕鯨配額,又以科研理由再補充。它又以文化理由申請捕鯨,因為日本土著幾百年來都以捕鯨為神聖工作,但可能因為太高調而最終被國際捕鯨委員會否決。但進食鯨魚肉是日本古老文化,鯨魚肉刺身和火鍋都是日本菜精髓;所以它不理會鯨魚愛護者反對,繼續供應鯨魚肉。 鯨魚肉刺身加生雞蛋,價值不菲。 鯨魚肉售賣專門店,在日本大受歡迎。 在挪威,進食鯨魚肉是當然的事,沒有人大驚少怪,國際對它亦沒有如對日本般指責。鯨魚業在挪威規模很大,是以工業型式運作,這是一個鯨魚肉工廠在處理大量鯨魚肉。 在挪威的貝根,鯨魚肉普遍地在肉類市場售賣,市場小販都有急凍鯨魚肉出售。 法羅群島位於北大西洋,鯨魚肉對當地居民來說是重要的肉類供應,通常由捕鯨獵人和居民分享。因配額不足,居民非常缺乏這類肉食。但每當捕鯨獵人能夠滿載歸來,居民就可獲分發鯨魚肉。下面是居民排隊等候分發,這在當地是大事,市長和議員會親自主持分發鯨魚肉活動以親近民眾。 在其他地方,鯨魚肉並不一定是美食。加拿大就有人將鯨魚肉加工磨碎,製成鯨魚肉末,可以用來造漢堡扒,但看這個包裝,可能是用來作為狗糧居多。 雖然捕鯨有很多限制,但鯨魚肉在有些地方似乎並不短缺。在日本,鯨魚肉亦會被製成鯨大和煮,以罐頭包裝,以便保存長期售賣。 丹麥亦設有罐頭工廠,將鯨魚肉加工製成罐頭出售。
The Logic of Life
The Logic of Life – The Rational Economics of an Irrational World by Tim Hartford Tim Hartford i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The Uncovered Economist. He is a new style economist who looks at everyday phenomenon from the economic angle. The stories in that book cover a few things which we take for gran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