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ding notes record thoughts from things I read. 這網誌是我的一些閱讀後的思考和摘要記錄。My website 我的網頁: http://raympoon.playgroundhk.com

領洗入學

天主教近期壞消息不絕,皆因規條太多。多個世紀以來宗教歷史令人搖頭,主要是政教不分,神權當道,宗教就是統治者,權力使人腐化。雖然宗教的政治勢力因為近數世紀的民主運動而稍為減退,但其影響力仍存在於官僚管理架構。下面報導的情形存在已久,只因有投訴和經互聯網曝光和廣泛討論而受關注。

整件事情可以用管理角度來看。撇開宗教教義的考慮,事件起因是一個官僚式的教育制度,不是教育學生而是管理教育資源問題。小學學位是一個複雜問題,除了供求因素之外,家長愛護子女的心理衍生出選擇的重要。一方面有名校不能應付大量家長要求送子女入學,另一方面有小學因不能收足學生而倒閉。為了應付過量需求,管理的方法一是增加供應,二就是設立規條來壓縮需求。教育局在此有重大貢獻,為學校設立官僚機制挑選學生。小學入學並無學歷成績標準,所以挑選機制只有環境心理因素,如居住地點、世襲關係和宗教信仰。

人類的偉大在於我們應付問題的能力,適應力和想像力。家長的慾望和規條有衝突時就會用種種辦法繞過。我們不時聽到新聞有關學校或校長收受利益、家長借用他人地址或索性真或假的遷居;當然亦有真或假的信教。由這個例子看來,一切官僚行政手段都只是扭曲市場而並非針對問題。正如禁煙措施使吸煙者想盡辦法去找可吸煙的地方;膠袋稅使人想盡辦法取得免費膠袋。如果領洗可以入學,宗教在精神以外就有了額外用途。

另外一個看法是信仰問題。宗教要普渡眾生,惠澤全人類,幾千年來傳道都是使命:不斷教化,不擇手段,威迫利誘,只是要人入教。但現在大好機會在前,家長再加小孩要入教,不論任何出發點,結果是可能被救贖,怎麼會被人非議呢?潛在台辭是有人利用傳教斂財,但有人信了教又有人可讀名校,算是雙方都有收獲。我一向都不明白宗教信仰分數怎樣算。如何向學校證明信仰呢?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是否有信徒會員制,有身份證明是教徒?天主教的制度是最繁複嚴謹的,領洗班要讀一段時間,又要有堂區神父認可才可入教,有點像入大學或入社團。回想數百年前,不入教是要被判死刑的。人類是萬物之靈,思維意識凌駕於其他生物。我們可以欣賞笑話和小說而知道它們是虛構的,入教亦不一定等於信教。不過一個無知的小學生被放進宗教學習環境,就是信教的好材料。家長是什麼動機就不重要了。

**********
約克被指收錢安排領洗
2010年09月30日
【本報訊】令家長趨之若鶩的九龍塘約克英文小學暨幼稚園,被指「聘請」神父到該校任教,協助學生領洗取得宗教分入讀天主教小學,每名家長連學生索 價逾 5,000元。自稱約克學生家長的網民周一在討論區留言,指校方上周舉行簡介會,為 K1學生及家長提供成人慕道班及兒童主日學課程,聘請了一名「駐香港教會的菲律賓籍神父」任教,為期一年半,有一定出席率和考試及格即可領洗;又指校長表 示要支付神父「薪金」及向教會奉獻,所以參加的家長和學生需付共五千多元費用,事件引發網上激烈討論。校方未有回應曾否舉辦簡介會提及課程,只表 示現時成人課程收費 1,890元,「扣去導師講授費用及行政開支後,餘款用於教會奉獻」,又否認課程可確保領洗的說法,指完成課程後「家長可自行到所屬教區進行評核,由教區 神父決定家長是否合格和適合接受領洗,因此校方不能參與或影響家長的領洗決定及安排」。

曾任天主教學校校長的蔡楷俊表示,過去亦曾「揭發」不合法領洗紙,呼籲教會學校收到有問題領洗紙時向教區查詢,若發現是偽造文書,應報警處理。本 身是天主教徒的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若有機構或組織收費安排學生報讀慕道班,且對外保證可獲領洗機會,能正式成為天主教徒,若事後「貨不對 辦」,即觸犯欺詐及使用虛假文書罪行,一經定罪,各罪最高可判監 14年。陸偉雄指出,在本港範圍內,只有獲天主教香港教區認可的神父,及指定教堂方可替教徒領洗及頒發領洗證明書。若涉事機構不獲本港教區認可,但向外宣 稱領洗過程及頒發的領洗紙是獲本港認授,亦同屬欺詐罪,更涉嫌觸犯使用虛假文書罪行。若家長在知情下仍以未獲認可的領洗證明書替子女報讀小學,有 機會觸犯使用虛假文書罪行。陸強調,涉事機構是否觸犯欺詐罪,關鍵在於課程目的,若課程表明「有助領洗」,而非「保證領洗」,則不涉欺詐成份, 「等如入學面試班,幫你準備面試,而唔係保證你面試成功」。他不排除有機構或組織刻意「含糊其詞」,沒指明領洗的認受範圍,則毋須負上法律責任。

5分宗教分,到底有何重要?教育界人士指,根據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準則,每名適齡兒童均有「底分」10分,兄姊在同一學校就讀的「世襲生」可加 20分,總分 30分,穩操入學券;其餘學童若父母或兄姊是校友,可加 10分,但 20總分不足以令他們得到學位,要突圍而出, 5分宗教分成為關鍵。現任多家學校校監的蔡楷俊表示, 5分宗教分對非世襲生來說有決定性影響,「有啲學校本身要留好多位畀嗰啲世襲生,如果無嗰啲,淨係靠家長係校友根本冇機會,如果加埋嗰 5分(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宗教信仰),機會就大好多」。

本港數年前曾經一度興起「旅遊領洗團」,家長送子女到菲律賓或其他領洗制度較寬鬆的天主教國家「極速」領洗,甚至「派」菲傭回鄉,着她們「順道」 帶子女領洗;當年有本港神父得悉情況,曾向菲律賓教區通報。此外,也有父母在子女出生後不久即參加兩年制的慕道課程,以趕及自己可以在子女 3歲前領洗,「帶挈」子女一併領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