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世界新聞,說有兩基督教派的教士在耶路撒冷著名的聖塚教堂發生打鬥事件。詳請可以看看BBC新聞報導。聖塚教堂是各基督教派爭權奪利的其中一個重要地點,這個過程已延續了千多年,新聞不斷出現。BBC較早前有一篇特稿,名為聖塚的不神聖爭執,詳細解釋爭執的由來和發展。
我去年曾在耶路撒冷參觀聖塚教堂。因為曾讀過十多年聖經,我對聖塚教堂的來歷和重要景點都很熟識,但卻不甚了解各派系鬥爭的歷史,因為神父不會講解。進入教堂之前導遊先生介紹各教派在教堂內的根據地,原來小小的教堂已被六個基督教派割據:它們是
希臘正教 Greek Orthodox
亞美尼亞教皇使徒 Armenian Apostolic
羅馬天主教 Roman Catholic
埃及正教 Coptic Orthodox
埃塞俄比亞正教 Ethiopian Orthodox
敘利亞正教 Syriac Orthodox
基督教在聖塚教堂並沒有立足之地,因為它只在數百年前成立,沒有捲入千多年前的鬥爭。在聖塚教堂之內,六個教派之中以希臘正教勢力最大,其歷史最久遠。耶穌死後其門徒不斷被猶太人和羅馬人打壓,只為地下教派。直至公元四世紀,君士但丁大帝始立之為國教,其母后海倫拿更到以色列尋找新約所述的各個地點建立教堂,其時已是耶穌死後約四百年。情形等於我們在現時二十一世紀去找尋清朝初期的明朝人士反清事件地點。究竟此地點是否真確?最後定論在一九八六年由耶路撒冷考古學家 Dan Bahat 作出。他說我們不能確定,但現時沒有其他地點可以推翻這說法。君士但丁大帝的東羅馬帝國就是在現時希臘,最古老的新約官方版本是古希臘文,而希臘正教就是最早使用聖塚教堂的教派。其後東羅馬帝國崩潰,正教四散到各地再各自發展。
雖然各基督教派都要在聖塚教堂分一杯羹,但近一千年來聖塚教堂的所在地耶路撒冷都是伊斯蘭教勢力範圍。統治者為求局勢安穩,一直都容許基督教派逗留在聖塚教堂;但因教派爭執不斷,教堂門口幾百年來都設有伊斯蘭守衛站。現時耶路撒冷是由猶太人管治,聖塚教堂的基督教派爭執由以色列警察處理。聖地很久以來已經不屬於基督徒。
聖塚教堂的全貌。十字架圓頂下面就是聖塚的位置。
現時聖塚教堂已經沒有伊斯蘭守衛,猶太人警察亦不見,門外有基督教派教士看守。
我從聖海倫拿小教堂 Chapel of St. Helena 進入聖塚教堂。只見狹窄的地方設有幾個不同教派的祭壇和座位,印象很深刻。這幾幅照片的祭壇應該是屬於亞美尼亞教皇使徒、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和埃塞俄比亞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