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管弦樂團的2005-06樂季已接近尾聲;莫札特誕生 250年的慶祝音樂會系列亦已完結;但港樂仍有精彩的節目,接著來一連三個星期都是演奏全場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今晚(6月23日)的曲目有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的選自尤金奧涅金的波蘭舞曲 Eugene Onegin: Polonaise、小提琴協奏曲 Violin Concerto 和第五交響曲 Symphony No. 5。
小提琴獨奏是年青小提琴家李傳韻。他被全世界公認為神童,是現今世上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現在已二十多歲,不再是神童,但仍在美國進修。各界對他的評價全都是好好好。小提琴大師 Ricci 說:中國已經出了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New York Times 評論他的演出,說只聽他的一曲,已經不枉這個晚上。
所有人都跟著說李傳韻的演奏是非常好,但究竟是怎樣好呢?首先,你們可能看過國產片和你在一起,故事描述一位對小提琴有天份的劉小春的經歷,主要是說他和父親的感情。片中主角的小提琴演奏是由李傳韻幕後代拉。李傳韻也有在片中演出一個小提琴家,還被教授責罵。片中的高潮是劉小春參加小提琴比賽,李傳韻就是代他奏出今晚的節目: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其中一段。這首樂曲技巧要求十分高。聽說柴可夫斯基在此曲首演時曾先後邀請兩位小提琴家獨奏,但都因技巧要求太高而被婉拒,直至第三位才敢接受挑戰。
這首曲我在音樂會聽過很多次,每一位獨奏者都身懷絕技,可以應付艱辛的樂段。但聽李傳韻演奏此曲就完全不是這一回事,他表達每一個高度技巧的片段都非常從容,除了準確地表演小提琴技巧,他還可以深入地表達他自己對樂段的感覺。聽他的演奏,我發覺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可像脫胎換骨,感覺非常新鮮。他演奏的華彩樂段,是我聽過的最出色的一次。中間有幾個樂句,是一段非常複雜的琶音然後以一個高兩個八度的泛音作結。這個泛音非常之難處理,首先要準確做好音準,然後要使它和整個樂句混為一體。我聽過的所有演奏,在此都是小心翼翼地處理,我聽來都抹一把汗。但李傳韻拉起來信心十足,如履平地,我還覺得他簡直信心爆棚,因為他還可以在其中加插自己的手法,還悠然自得。曾有教授勸他不要用太多即興手法,以尊重原作者,但華彩樂段就是原作者給協奏曲獨奏家即興表演的地方,有些作曲家索性將華彩樂段留空好讓獨奏者自由發揮呢。
李傳韻encore演奏 Paganini 的 Caprice No. 24。這又是所有小提琴家必修的艱深樂曲,中間有一整段變奏都是以泛音拉出。在我聽過此曲的現場演出中,起碼有兩三成在此不合格。李傳韻的技巧高超,當然不是問題。他演奏的改編版本,比原作要求更高,但加入了少許現代爵士樂的風味,聽來減輕了原作小提琴經典習作的嚴肅感覺,音樂感因而較重。
今晚下半場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是他的交響曲最雄偉的一首,亦名為命運。我常將它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相比,因為很多樂思都有點相似。貝多芬的音樂結構工整慎密,而柴可夫斯基的感情較為豐富,兩者都是極品。
2 Comments
我只有一個版本,是 Ashkenazy 和 Decca 的錄音,是不錯的選擇。
對,很期待。
如果我想在聽音樂前,預先溫習一下柴4及柴6,你覺得有什麼錄音版本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