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ding notes record thoughts from things I read. 這網誌是我的一些閱讀後的思考和摘要記錄。My website 我的網頁: http://raympoon.playgroundhk.com

誰在看我的電郵

我曾經不止一次告訴各位,在辦公室用電腦是沒有私隱的。你的系統管理員是有權限看到所有經過伺服器的數據。你在用的安全權限只是管理上的需要,將資訊分類。試想想如果你忘記了戶口密碼,系統管理員是可以幫助你解決的。他當然亦可幫助機構解決你。但我們通常都覺得資訊安全是理所當然,自己亦沒有什麼秘密不可告人,所以大家都當不時發生的洩密醜聞是花邊新聞,與己無關。

斯諾登事件其實性質一樣。網上流動的數據被監察是正常的事。正如聲音或無線電訊號在大氣傳播,人人都可接收到。斯諾登事件成為政治事件, 全因美國政府的虛偽,雙重標準,指責他人入侵網絡,但其實她自己一直在做。斯諾登雖然只是將大家已知的秘密說出來,但他有官方文件在手, 醜聞就升級了。

剛看到下面林煒舜的文章。雖然他並沒有說什麼秘密,但他以自身經驗再印證出在機構內員工通訊是沒有私隱的,公司是可以隨時翻看電郵,網頁瀏覽記錄,以至硬碟上的檔案。他更開章明義,說明機構的思維,為何要監察員工,有何益處。這樣說來,機構就可理直氣壯的做,正如美國國務卿所說,一點都不稀奇。

根據美國政府的解釋,我們亦是想當然的假設自己只是香港七百萬人中的一員;數據無限,怎會千揀萬揀來看我的電郵。最多只是統計數據中的一 個數字。但林博士的解釋,機構是有誘因,有動機,有目的和有誠意來看你的電郵。根據現代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是需要知道員工的變化,包括他們個人情緒的變化,對公司前景看法的變化,對目前崗位滿意度的變化。以前一些勤力的人力資源經理會巡視工作間,會見員工,問卷調查,做質量圈等;但都不保證資訊準確。現代科技進步了,監察電郵可算是一個不具爭論性的方法來了解員工,不過當然是要秘密進行。雖然如此,但電郵流量仍是大得不得了。我想不會有機構能監看所有電郵;抽樣檢查就有可能,有些大機構還可能會過濾一些敏感名詞來選擇監看。

但如果你是一個受注視的員工,被監看的機會就會以幾何級數爆高。斯諾登都爆料說高官、議員、學者、領事人員和活躍人士是全部被監看。

**********
商管心理學: 監察員工的電郵?
資本壹週 – 2013年6月28日週五香港時間上午6:00
林煒舜   臨床心理學博士

叛諜追擊、走佬特工,不論你用哪套美國電影的名字來形容斯諾登來港爆料事件,這宗事件充滿娛樂性是不爭的事實,至少為從來無資格涉足世界政壇的香港,帶來了罕有的刺激。這事件的本質,是美國政府原來一直秘密監察全球電郵。由於美國平日總扮演批評別國不尊重人權的角色,這事爆出來,令奧巴馬政府格外尷尬。

但平心而論,這類監察和你我可說無關,即使我和你的電郵都在監察的範圍,大家都明白,實際上沒有人有興趣去分析我們的電郵。就算被抽中分析,對我們也全無影響,除非我們另有不為人知的身分,例如你是塔利班,或我是俄羅斯特工。所以,美國監察電郵只是侵犯了我們的私隱,對我們則沒有實質影響。

可是,若一間公司監察員工的電郵,情況就不同了。首先,公司管理層能否做到監察員工電郵呢?答案不言而喻。現時大部分中小企,為了體面, 都有屬於公司的電郵地址,反正都是免費的。但有些稍具規模的企業,用的卻不是街外的免費伺服器,而是自己租用的伺服器。你在公司內,用公司的電腦,以公司的電郵和別人通訊,你認為公司有能力監察你嗎?當然,公司會否這樣做是另一回事,但能力上絕對可做到。甚至,即使你在公司內用自己的手提電腦,以自己的雅虎電郵和人通訊,要監察也非無可能。就我所知,本港有一家學術機構,就有這樣的準備。只要校方覺得有需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取得行政批准,隨時可翻查任何一位員工在某日某時, 發出過甚麼電郵、瀏覽過甚麼網頁。

反過來說,假設一家大企業的管理層,不惜侵犯私隱,派專人秘密監看公司員工的電郵,有沒有實際作用?這樣做當然是要不得的,但我還是要說:有用。 它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可知道誰和誰搞婚外情,而是可知道員工的變化。員工個人情緒的變化,員工對公司前景的看法的變化,員工對目前崗位滿意度的變化。在商業管理的角度,若能準確掌握這些資訊,並以這些資訊為基礎,作出適當的職位、分工、福利等調整,對於員工的穩定和士氣,自然大有幫助。我絕不鼓勵監看電郵,但既然了解員工的變化這麼有用,管理人員該做的,自然是用不具爭論性的方法,盡量了解自己的員工了。
**********